多动症孩子上幼儿园为什么坐不住
并不是所有的“坐不住”都是ADHD(多动症)。一些孩子的冲动、多动行为确实会让他们在幼儿园遇到适应性的困难,但是不一定能够达到诊断标准。
还有可能是幼儿园老师的一些不当的处理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塑造或者强化了孩子的问题行为,导致他越来越“坐不住”。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原因找到。

如果我们调整教育环境之后,孩子还是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我们再去考虑发育障碍的原因,请医生来给孩子做一个更精确的诊断,提供治疗方案。看看我们是只改善教育方法,还是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不是说我们上了一个幼小衔接班就一定能解决这个“坐不住”的问题了。
“坐不住”,我们不能单练“坐”,坐一定要配合科学的运动。
其实很多孩子坐不住是因为他运动不足,他对自己的身体控制能力不好,我们反而要有科学的运动去改善他“坐不住”的问题,。
1跟幼儿园老师沟通,发现行为规律;
跟幼儿园老师沟通,看看孩子什么情况下“坐不住”?在什么课堂上?用什么方法他更容易坐得住?仔细观察,这些在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规律。
即使孩子没有确诊,生活中的调节也可以帮助孩子改善问题行为。
家长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跟幼儿园老师好好沟通、配合。
首先我们要体谅老师的辛苦,对老师反映的问题应该虚心接受。不要觉得老师老跟我告状,就想躲着老师,或者总想给孩子找一些客观原因,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的办法。
2锻炼孩子听指令
特殊需要孩子听指令的能力往往都是不足的,我们要学习如何让孩子听指令。
我们现在的教育也有一种误区,认为我们要保护孩子的个性,他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可以不听指令。
其实不然,尤其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来讲,守规矩听指令的能力特别重要。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跟普通发展儿童不一样,无法完全自然的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所以他一定要专门学习听指令守规范。
那怎么练习听指令呢?家长要去学习应用行为分析怎么发有效指令。
我们发指令一定要简单,发出指令之后孩子一定要做到,要保证我们的指令不是空指令。不是说我发两次孩子没反应,我说五六遍,孩子都没反应,那都不是正确发指令的方法。
我们要保证指令发一两遍孩子就能执行。那他不执行怎么办呢?我们要手把手的去教他,告诉他我这个指令是什么意思,你要做什么相应的行为。
当他做出相应的行为之后,我们要适当地给他正向的反馈,说:你很好,你做到了。
当然我们发指令也一定要根据孩子的能力,为什么有的孩子他不听你的,因为你发的指令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他执行不了。所以前提是我们要了解孩子,要发有效的指令。
(注:应用行为分析ABA是一种行为矫正理论,常被用作自闭症儿童的干预。ADHD的行为干预方案中也采纳了其中的原理。“如何发布有效指令”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有很多指导原则,操作实施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
3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
ADHD孩子的生活要结构化,日常作息及学习、生活安排尽量有规律,为适应学校常规做好准备。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孩子的作息规律,这是为适应学校的常规做准备的。用专业的术语来讲,这类孩子的生活一定要是结构化的,不混乱的。
为了建立孩子良好的作息,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我们不能熬夜,不能没完没了地看手机,什么时间干什么事,给孩子做一个表率,还要带着孩子一起做。
家里制定规矩一定要一起遵守,不能双重标准,只要求孩子做到,然后等孩子睡了,自己偷摸看手机。
有时候孩子他没睡着,他会偷偷看家长的这个行为对不对,孩子其实是很明白的。为什么家长能这样,我必须得那样呢?他也会有疑问的。
4加强语言沟通能力
我们现在的教育更侧重孩子识字、阅读绘本,当然阅读能力很重要,识字也很重要,但是我们更需要基本的语言沟通。
要让孩子掌握功能性的语言沟通,在什么场合我说什么话,别人才能帮助我?我应该怎么提要求?
注:【原文链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与本号邮箱地址:673668023@qq.com 联系,,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等)为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亦不代表广西自闭症康复协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