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孩子的居家干预,有些误区需要注意

孤独症孩子的干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为了孩子能有良好的干预进度与效果,每周都需要保证孩子一定的干预时间(每周25-40小时),所以孩子仅是在医院/机构干预的时长是不足的,还是需要家长在家为孩子进行干预或是巩固、泛化孩子所学内容。而在居家干预中有一些家长比较容易进入的误区是需要注意的,本次我们为家长整理了一些常见误区与相关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孤独症孩子的居家干预,有些误区需要注意

盲目跟风

有一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与对孩子情况进展得着急,有时会盲目地采用与自己孩子情况类似的孩子的家长所用的方法。但家长们要了解,即便是症状类似,每个孩子也都存在着各不相同的差异。

而当家长采用其他家长的成功方法后,很多时候自己的孩子并不能得到像其他孩子那样的干预效果,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加重孩子某些问题的情况出现。所以,对于孩子的干预,家长切勿盲目跟风,多了解孩子的情况,对于好的方法可以参考,但不要生搬硬套。

孤独症孩子的居家干预,有些误区需要注意

注重认知、言语,而忽略社交

因为孤独症孩子普遍在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方面较弱,由此也导致部分家长十分重视对孩子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干预与教导,从而忽略了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干预与教导。长此以往,虽会让孩子的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有所提升,但却有可能让孩子出现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基础的社交的尴尬情况。

所以在对孩子进行干预时,社交能力的干预也同样重要,家长们不要厚此薄彼。另外,基础社交训练并不是一定要让孩子在同年龄群体进行,从最初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社交,再到孩子与单个同伴之间的社交与多个同伴之间的社交,都是逐步在为孩子向融入社会生活这个大目标打基础。

随意尝试禁食疗法

孤独症孩子的居家干预,有些误区需要注意

该方法又称去谷物及酪蛋白食疗,是美国国家自闭症研究中心在2009年发布的一套方法,在其临床报告中有父母报告孩子在食用糖类物质后会较为兴奋,或是检测到孩子对蛋白质物质有过敏现象。但家长们要了解,即便是普通孩子同样也会存在耐糖、耐蛋白的异常,所以这并不是孤独症孩子特有的异常。

只是在孤独症孩子群体中代谢异常的比例会偏高,但并不是全部。并且家长如果考虑使用禁食疗法,应先带孩子到医院检测,听从专家/医生的意见,切勿听信传闻让孩子尝试,因为孩子的大脑与生理发育都处于快速发展期,随意禁食可能会引起孩子营养不良,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脑萎缩等问题。

过于迁就孩子

很多家长都由于孩子的特殊性,导致自己潜意识中会对孩子产生愧疚感,总觉得要补偿给孩子些什么,从而对孩子产生了溺爱,过于迁就孩子。但家长们要清楚孤独症孩子的行为问题本就高发状态,而迁就/溺爱则会进一步加重孩子的问题行为,从而导致家长对孩子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与行为管理上,我们家长要与对待普通孩子一样的标准,毕竟在孩子长大后,别人不能像家长那样迁就TA。

对于孤独症孩子的干预来讲,本是一个稳扎稳打逐步提升孩子综合能力的过程,所以家长们不要因为着急孩子的情况,就听信传闻或盲目跟风,多了解孩子,选择适合孩子的才会对孩子更有实际的帮助意义。想了解更多加:HY20161126HY02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sohu.com/a/471618833_120178039,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673668023@qq.com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等)为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亦不代表广西自闭症康复协会立场。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年6月19日 下午4:44
下一篇 2021年6月19日 下午5: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