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书包吃东西,爱盯旋转物,自闭症孩子这些常见“怪癖”怎么处理?

当父母的都知道,在孩子身上总能找到很多的“乐趣”。

比如孩子刚学走路的时候,萌萌的样子;孩子吃饭的时候,可爱的表情,可以做成一堆表情包了。

背着书包吃东西,爱盯旋转物,自闭症孩子这些常见“怪癖”怎么处理?

孩子在一个家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是一个家庭齐心协力的重要“粘稠剂”。

当然,孩子在学习走路、说话、社交、学习等整个成长过程中,也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行为,比如一些小癖好,特别是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喜欢盯着一个物体看个不停,喜欢只玩一样东西,喜欢洗完澡后扭屁股等,家长们对孩子的“小怪癖”又好奇又担心。

那么面对孩子这些常见的“怪癖”,家长们又该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引导教育孩子呢?

1

孩子总喜欢摸生殖器怎么处理?

孩子喜欢把弄隐私部位,对自己身体的一些器官充满好奇,这是家长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解决问题之前,家长应该先认识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2-6岁的的孩子,都有可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身体。

这个行为和我们看到孩子在拍手看手一样,只要频率没那么高,不会影响他参与日常活动,我们都不需要对这些行为做直接的干预。

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引导孩子。

一个是,利用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如果要做这些事情,必须是他自己独立在房间里的时才可以。

通过限制时间和空间,让孩子知道有这样的行为是可以的,只是要在一定的前提下才可以。

另一个方式是,采用替代行为: 比如可以找一些感官相同的替代行为,比如说亲亲抱抱举高高,类似的亲子活动越来越多时,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减少啦。

2

孩子总盯着旋转的东西,

需要干预吗?

当我们去考虑一个行为是否需要干预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去判定,它是不是一个行为问题。

也就是看是否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了伤害,又或者是对自身的生活及学业是否具有影响。

孩子看到一个物品不走,家长可以使用一个替代物,比如说随身携带小风扇,又或者是孩子喜欢的其他强化物,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也要在平日的时候,来拓宽孩子的一个强化物,提高孩子的玩耍兴趣。 如果孩子的兴趣面太窄,就容易产生只对某一物品产生兴趣。当我们提高孩子的玩耍功能时,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

孩子不喜欢去厕所拉大便,

喜欢站着拉和玩大便,怎么办?

孩子对便便感兴趣,让家长觉得很尴尬,建议家长需要第一时间了解到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是因为这种行为所带来的感官刺激。举个例子,这个行为会带来视觉、触觉、嗅觉的感官刺激,会让孩子觉得很舒服。

同时,家长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替代的活动,能够带给孩子相同的感官刺激。如果孩子喜欢视觉刺激,我们可以尝试用手指画剃须膏或者泡沫洗面奶。

如果孩子喜欢嗅觉刺激,可以尝试一些气味比较强烈的食物。如果孩子喜欢触觉刺激,可以尝试让孩子多玩一些橡皮泥、太空沙这类的活动。

如果你尝试的这些活动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又或者你刚刚开始尝试,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要在第一时间能够确保孩子无法接触到他的粪便才可以。

4

孩子总喜欢摸别人怎么办?

孩子的行为一般分为4种功能,分别是获得注意力、获得物品、逃避、自我刺激。

当孩子想通过摸别人获得妈妈的关注时,首先需要教给孩子合适的方式获得妈妈的关注,比如说跑到妈妈身边拍拍妈妈。

如果孩子是想要玩,需要考虑孩子的游戏技能是否欠缺,如果想和其他小朋友玩是需要一些肢体碰触,但不能在游戏开始前就从肢体碰触开始,可以有礼貌的在旁边关注一段时间后,然后再慢慢切入到游戏中去。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正确合适的游戏以及社交的方式。

5

孩子喜欢在公共场合,兴奋大叫怎么办?

首先,孩子在社交公共场合是需要遵守基本的社交规则了,基本的社交规则之一就是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所以这个情况需要介入。

孩子需要去练习与社交规则相联系的一些能力,比如社交等待能力、持续保持安静能力等,建议家长可以做一些单独的练习,比如孩子可以和老师做一些一对一训练,看孩子是否能持续保持安静,或者在活动间歇保持安静。

当孩子能力逐渐稳定后,可以增加社交同伴,让孩子面对社交的人数越来越多。也可以把练习情景从家里挪到更自然的环境中,比如社区或真正的公共环境中。

孩子在社交场合兴奋大叫,一定是源于在这个时间段,孩子没有任务可做,也就是这个时间段是他的空白时间,也更容易展现出自己的行为问题。所以,家长可以在平时为孩子创设三到四种休闲活动打发这段空白时间。

最后,孩子除了以上常见“小怪癖”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父母想要介入或者无法接受的行为,这个时候我们采用笼统的干预方式是不行的。

最好是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同时父母也需要多关注下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留意孩子行为之前的经历、分析孩子行为过后想要的结果,由此总结出孩子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在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之后,我们再根据这个原因分析出他的行为有什么功能,接着我们就要帮他找到另外一个行为帮他达到同样的功能。

平时生活中,我们也不能总想着在孩子出现问题行为之后才对孩子进行干预,我们要经常留意孩子的动机,在孩子还没出现问题行为之前,提前教会孩子一些恰当的方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记住,不要强制阻止,这样往往只会适得其反,我们要做的,是在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方法让他表达自己的想法。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GCL14OMS05148F8J.htm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673668023@qq.com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等)为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亦不代表广西自闭症康复协会立场。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年7月17日 下午4:17
下一篇 2021年7月17日 下午4: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