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样,我都要给孩子排上口肌课!”小小妈妈高昂激动的声音传响了教师办公室。
“……”
看着办公室里一干老师目瞪口呆的样子,小小妈妈不禁放低了声音:“小小现在还不会说话,我听朋友说只做口肌训练就可以了,你们这里不是做语言干预很厉害吗?可以先给我安排个老师吗,不然….”
“得了,又是一个被误导的……”一旁准备查询排课表的轩轩爸爸无奈笑道。
“是啊,轩轩爸爸,你快把你那笔记发给小小妈妈一份….”
且不提小小办公室里那即将开展的知识小讲堂,但就小小妈妈提的那个问题,每月我们都能在校区里,在家长群里听到类似咨询:
“老师,我的孩子是口肌有问题呢?””
“是不是做了口肌训练,孩子就能开口说话呢?”
“口肌课是怎么上的?就是拿那些口肌训练器训练吗?”
“我家娃有语言,就是说话不清楚,声音小,需要做口肌吗?”
“请问在家做口肌训练用不用买训练工具呀?”
……
为什么“口肌课”会如此流行?让家长在报名言语课程的时候,要先问“口肌训练”?
家长们不惜花费大量金钱与时间去给孩子排课,但谱系孩子都需要做“口肌训练”吗?
单练“口肌”真的能让不会说话的孩子开口吗?
大家真的了解“口肌训练”吗?
在我们的强烈邀请下,资深育娃达人轩轩爸爸从他那厚达118页的学习笔记中摘取了精华部分,为我们详细分享“口肌训练”那些事儿。
1、我理解的“口肌训练”
简单来说,口肌训练是针对跟说话或进食相关的口腔肌肉群进行锻练。
训练内容针对下颌、嘴唇、舌头、软颚、喉部等肌肉来进行,按需要加强这些肌肉的活动力量、幅度、速度、耐力、稳定性和协调性。
训练的过程或会按需要使用不同工具提供触觉提示,像是压舌棒、发声笛,咀嚼器等。

2、不要再说做了“口肌训练”,孩子就能开口说话了
在要求孩子说话以前,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的语言是如何产生的。
家长们最最关注的“孩子开口说话”的问题,其实关注的是孩子的口头语言,是语言中的一种。
“口头语言”的出现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好像只要嘴巴动一动就会出现,但其实形成的机制却很复杂。
我们可以先将其简单的分为3步。
第一步,我们大脑中负责语言表达的区域会先去想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然后找到适合表达的字、词、句,然后再将这些内容形成正确的语法和语序。
第二步,把这些形成好的语言代码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到负责唇、舌、下颌等这些口部器官及肌肉运动的区域,这些区域接收到从上级传递过来的信号后,也会产生神经冲动去支配口部器官以及肌肉。
第三步,口部器官及肌肉接收到这些信号,就会执行,从而将要表达的信息说出来,这才形成了口语。
所以,孩子能开口说话,并不是简单学会张张嘴就可以的,我们不能单纯地只是看看他的嘴巴能不能动,不要以为孩子的嘴巴动了就能说了,孩子能有意义地开口说需要建立在沟通动机、语言理解等基础上。
“口肌训练”主要针对发音器官运动障碍的训练,它对发音清晰度、吞咽喂养等方面的能力有一定辅助作用,但让孩子开口说话不能单独的只锻练口肌,需要相应的做发音、语言理解和表达等沟通训练,才能真正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

3、3种情况,看孩子需不需要做“口肌训练”
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需不需要做口肌训练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经过医生以及言语治疗师的专业评估再决定。
除了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家长也可多加留意孩子的口肌发展是否出现异常。
例如以下3种情况:
2周岁后仍出现流口水的情况;咀嚼、吞咽、吸吮、吹气能力弱;舌头的力度(不能打响舌)灵活度(左右摆舌、上舔舌)弱;
超过2岁了还不会用杯子喝水,不会用吸管吸东西;3-4岁还在吃软食,不会咀嚼;
口面部敏感度高不愿意让人触碰;口面部敏感度低,吃东西总喜欢塞得满满的等。
而对于因口部运动障碍导致的构音障碍(发音不清楚),“口肌训练”也只是一个辅助训练,最终需要结合孩子的发音训练,如果合并有其它障碍,还需要同步解决孩子的其它障碍问题,而不是以“口肌训练”为主。
4、没问题,口肌训练家里也可以做!
家长在家能给孩子做“口肌训练”吗?
这是我最经常听到的问题,对此,我的回答是可以,可以,可以。
“口肌训练”并不拘泥于在课堂上进行,在自然生活中,也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
像我平日里就经常在吃饭、玩耍等休闲时间,帮助孩子进行训练。
但是,各位家长还是一定要记住,家庭干预前一定要在专业老师的专业指导进行干预指导,确保保障在家的干预与校区的干预目标完全一致的,保障最佳干预效果。
注:【本文转载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270829678930217&wfr=spider&for=pc,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673668023@qq.com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等)为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亦不代表广西自闭症康复协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