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感统训练的四大误区

多动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身体不协调、笨手笨脚、反应迟钝、过度敏感、害怕去陌生环境……当孩子这些问题出现时,做感统训练仿佛迫在眉睫。

等等!你真的了解感统吗?你的感统知识有没有走入误区呢?今天,咱们就来澄清关于感统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

感统只是很刻板的活动?

NO

感统是让孩子开心快乐地玩所有活动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感统只是做很刻板的活动,比如:荡秋千100次、冲滑板50次、摆摆锤100次……

关于儿童感统训练的四大误区

其实,感统并没有强迫规定孩子要一成不变地完成某项任务才叫做训练感统,其理念是让孩子开心快乐地去玩所有的活动,并且会透过不同的活动帮助孩子感觉统合成长,进而帮助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动作发展、情绪、注意力等的成长。

误区二

感统一味强制孩子学会某个动作?

NO

强调的是感觉统合的运转顺畅

很多家长问,什么是有效的感统训练?是不是孩子不会“跳”,就要一直训练孩子“跳”?是不是不会走平衡木,就要一直练习走平衡木直到孩子能完成这个动作为止?是不是一定要让孩子完成某个动作标准才叫做练习感统?

并不是的。

感统不是在练动作规范,练的是整个感觉统合的运转顺畅

感统统合就好比一个会自觉地不停运转的引擎,当它运转顺畅的时候,我们的听觉、触觉、本体觉、前庭觉会对于环境,产生良好的反应,这些良好的反应,不只有动作,还有稳定的情绪,恰好的注意力,适当的动机等。

这样就会让我们的身体不躁动、姿势端正、注意力集中,以及跟环境有很好的互动。当运转不顺畅的时候,我们的坐姿可能就很容易东倒西歪、不能集中注意力……

比如孩子不会骑自行车,我们不会强调他一定要去学习骑单车,我们强调是孩子感觉统合的运转是否顺畅,如果顺畅,他在骑单车这件事上就自己去完成,这才是我们感统练的东西。

误区三

居家感统游戏越多越好?

NO

适合孩子的训练才能达到效果最大化

很多家长在网上看到一个不错的感统活动,回到家就忙着依葫芦画瓢,但却忽视了活动是否适合孩子。

其实,有针对性的做适合孩子的训练,才能达到训练效果的更大化。

的确,针对感统问题较少的孩子,家长在家可以带着孩子做一些能够帮助到孩子的居家感统活动。但是,对于感觉统合失调比较严重的孩子,如果想要进步的更快,家长需要在专业的感统老师建议给孩子做训练,或是直接交给专业的老师去操作。

误区四

感统训练越早做越好是因为晚做没有效果?

NO

晚训练依然有效,但难度会更大

抓住感统训练黄金期: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当感统失调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出现影响时,必须及时给予必要的矫正。
预防期(0-3岁): 儿童感统训练基础阶段,通过感统训练帮助孩子度过此阶段的各个敏感期。
黄金期(3-6岁):感统训练的黄金期,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升感觉统合能力,让孩子身心协调,自在成长。
弥补期(6-12岁): 若错过感统训练的黄金期,则需要更大力度更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改善孩子的感统失调。
超过12岁的孩子感统能力将难以改变。感觉统合是所有学习能力的基础,如果错过关键时期,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举例来说——

孩子感统问题导致他肌张力比较差,比较懒,不爱做事情。如果他三岁以前,我们来处理这些问题就很简单,解决他的懒就好。

可是到了六岁七岁或者八岁九岁,我们处理的问题就不只有懒,还需要处理懒延伸出来不自信、活动经验少等问题。所以对于年纪大的孩子,他混杂的杂质越多,处理起来越麻烦,身为老师在教的时候,也需要更多的技巧。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注:【原文链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与本号邮箱地址:673668023@qq.com 联系,,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等)为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亦不代表广西自闭症康复协会立场。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月18日 下午5:30
下一篇 2024年1月22日 下午5: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