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干预的内容,其实世界各国已基本形成共识。 自闭症是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影响儿童的社交沟通,我们的干预必须以社交为中心。 干预必须做到有组织有计划,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给予个性化支持。 干预不仅仅是机构的事,也不仅仅是某个康复师,某个家庭成员的事,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全情投入。 但在干预中,特别是家长做干预时,我们常常被这些难题打败:

1 大多数父母都有能力让一个普通儿童健康成长,不管将来优秀与否,都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面对的是一个自闭症孩子时,家长手足无措了,因为这些孩子欠缺社交沟通的本能,养育普通孩子的方式已经行不通。无论我们怎么跟他玩,叫他名字,跟他说话,都没有应答。
很多人在耐心一次次消磨之后就放弃了。
2现在网络发达,孩子诊断自闭症后,家长一上网,一搜 “自闭症”三个字,就被它的解释、描述吓坏了,“这是一种发生在婴幼儿期的、罕见的、不可治疗的、严重的精神障碍。”
很多家长还没行动就被这个名称打垮了,人已崩溃、焦虑、抑郁,家庭也陷入紊乱。

3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自闭症神奇疗法,孩子被诊断后,如果医生没有做正确的自闭症干预科普,家长很容易就把这些神奇疗法当作救命稻草,听说什么有效就做什么。
但这些疗法不是有害,就是无效,最终耽误了孩子的黄金干预时间,阻碍孩子得到正确科学的干预。
4 自闭症程度有轻有重,重度自闭症的确需要早发现,持续高强度的干预。
但程度比较轻的孩子,或早期程度比较重,但经过科学干预之后进步较大的孩子,都可以上幼儿园、上小学,甚至和普通孩子一样进入中学、大学、走向社会。
他们身上或多或少会携带着自闭症的特质,有一些奇怪的举动,如果他们进入的是一个包容、理解、接纳的环境,他们可以健康快乐成长,慢慢学会简单的交流沟通。
但如果他们在集体遭受的是歧视,孤立,欺凌,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或其他精神疾病。
尤其到了青春期,挫折和打击很可能会让本来恢复得不错的自闭症孩子重新出现严重的障碍,让他们丧失本来具备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5 自闭症有遗传易感性(有遗传),自闭症孩子家长可能多少都有一些自闭症的特质,这些特质可能让家长们很难达到自闭症孩子干预所需要的热情奔放、抑扬顿挫。
这些都是自闭症家庭在干预时会遇到的较大阻碍和重要难点。
但这些难点,都是可以攻克的,都有解决的办法。
注:【本文转载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GFLN86CH05526PFA.htm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与本号邮箱地址:673668023@qq.com 联系,,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等)为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亦不代表广西自闭症康复协会立场。